香港考試大典 Wiki
Advertisement

2014 HKDSE Paper 1 Hints

第一題短評

今年通識文憑試將「政治題」放在第一題,似乎有不畏「取消政治題」言論的姿態,很好!資料的兩張照,分別是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在2013年1月1日遊行的照片,另一張則是同年同月同日民間人權陣線遊行的照片。言下之意,好像是兩者有對立,有可比性。

訴求清楚,一方是要聚能量,撐香港,另一方則指民怨大爆炸,不要騙子政府、騙子行政長官,立即普選等等,叫做「有正有反」。「題目(a)問從照片所示的訴求來看,指出香港政府管治的兩項困難。似易實難。因為分分鐘被兩張相片的「對照」騙倒,以為是社會分化之類,但其實更是要考生指出兩者訴求如何造成分化,但香港政府在這種分化之中並不是中立的!它本身便是分化的來源。另一方面,如果說香港政府管治香港困難是因為市民有反政府傾向,也是會將「政府本身就是問題」消除。她管治的困難該在自身尋找,而不是在示威遊行中。題目本身忽略了這種看問題的方式。

資料B是2004年至2012年間公眾活動中的檢控數字。有人被檢控的活動宗數愈來愈多,有人被檢控的百分比也愈來愈高。奇怪的是問題問的是資料B反映什麼核心價值出現矛盾?但誰有權定義香港的核心價值是甚麼?每個香港市民的價值觀都不同,根本難以有人可以就香港社會的價值「一錘定音」。如果說是法治VS政治權利? 公眾秩序vs集會自由?恐怕也會是假對立!這兩個核心價值的矛盾引致的後果是否日趨嚴重,也流於speculative。

最後一分題問「透過示威遊行表達訴求有助提高香港人的生活素質」嗎?這題目太沒想像力。是「X能否提高Y 的生活素質嗎」的萬能KEY。老師偷懶或趕時間時或許會出這類題目。

Q2

題二主要針對能源科技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討論,題型方面屬基礎問題,只是一些字眼上的轉變。題(a)要求學生分析風力發電的利與弊,而重點在於在三個資料中找到理據支持風力發電屬「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學生需要小心留意不要第一時間把自己的立場理據加進答題,而是以資料作分析的基本條件。考生需要同時具備數據分析、文字分析和圖片分析的能力才能回應題目。

題(b)屬比較題,要求學生將興建海上風電場和向內地購買核能、教育市民節能習慣作出比較。比較題要求學生找出共同準則從而作出比較,例如可以討論實行上的困難、徹底性。在題目字眼上學生需要留意「向內地購買核電」並非等於「使用核能」,「興建海上風電場」並非等於「使用風力發電」,作比較時誤會重點字眼將因未能緊扣題目而失分。問題也許有點問題,將核能或市民節能分別和興建海上風電場孤立地比較優劣,是否跌落「非此即彼」的思維?

Q3

今年通識科文憑試卷一第一次出現12分的題目,考生應該安排較少時間作答。這條題目只有(a)、(b)兩分題,不需要考生辨認爭議或社會問題,再進而提出看法或建議,算是爭議性不高的一條問題。

不過有考生表示這一條是關於成年人的題目,作為青少年不太懂得處理,只能靠常識及推測。其實這一條要考核的是同學的歸納與概念化的能力。題(a)為描述數據題,只要能歸納出資料A呈現的性別和年齡分佈特點便可。而題(b)是要求考生按資料B的意見分享,歸納出考生不用親身經歷但能明白的因素,包括社交活動的特性、性別觀念的影響(如男性較注重面子)、性別分工(家庭角色及工作期望)等。資料A呈現的情況,直接提示了資料B展示的相關因素。

2014 HKDSE Paper 2 Hints

Q1.

題一共有兩項文字的資料,資料A指出中國政府現在正面對內政的困難,如貪污及社會群體性運動。資料B則指出了中國在世界經濟及國際事務上的參與度上升,以及中國近年與鄰近國家的主權衝突。 題一主要以「中國的綜合國力」以及「政治經濟全球化」為設題重心,當中亦涉及「中國威脅論」等議題。

題a的關鍵字在於「國力」、「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及「更重要」,題型為比較題,考生必需比較在增加國力的時候政治穩定與經濟發展兩者之間何者為重。考生應定義「國力」有分成軟實力及硬實力,題目中的政治為軟實力,經濟發展為硬實力。

當分析政治穩定時,考生可以從現時導致中國政治不穩定的因素思考,從而再思考政治穩定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並在答題中有意識地去對比兩個因素之間何者對中國國力的增強有較大的影響力。例如政治穩定是否經濟發展的先要條件,或經濟發展是否可以令政治穩定。

題b的關鍵字為「更多」、「國際事務」、「促進」及「世界穩定」,題型為因果關係題。考生需要先思考現時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的參與程度,例如參考資料B中的經濟事務及軍事事務,以及思考中國在開放改革後的國際形象,如中國威脅論以及「和平發展」等概念。資料B的內容第二點為正面的論點,第三點則為反面。

因題目的字眼較為空泛,考生應該在引言部份進行收窄的工作,將題目盡可能收窄至自己能力及知識可以處理的程度,例如嘗試分析中國在經濟、環境以及軍事 (或其他認識的題材)的國際參與,再定義何謂「世界穩定」,然後才嘗試作答。 總結而言,此題的要求甚高,考生亦需要在回答中加上大量例子以作說明(如中國在反恐戰事中的參與、中國與美國對人民幣升值的爭議、中國與日本以至菲律賓在領土上的爭議等)。若無實質例子,答題將流於空泛而談,分數必然大打折扣。

Q2

第二題:回憶裡的膠鴨?

在沉重的國力討論過後,我們來看看黃色膠鴨。 用膠鴨出題,還要在卷二,若有教師獨具慧眼貼中題目,打算在校內模擬試出題考考學生,相信也會被彈卷而回。考評局如此談笑風生,必使各校教員室內滿地破碎鏡片。再常聽到的是:我都冇去睇,仲要童年回憶?可以答乜呀? 若考生與膠鴨及童年回憶糾纏,可能90分鐘後就只能寫出一篇溫馨的兒時往事。但由於是通識考題,指導性思維,則必須先從題型分析出發。題a是成因評論題,要求學生就「港人睇膠鴨」現象分析背後成因,並比較不同成因之間的重要性。因此,考生須論證港人睇膠鴨是由童年回憶所致,但同時亦需要指出其他成因,例如群眾效應、傳媒報導、商業宣傳等,以展示多角度思考及作進一步評論。

若考生逐一解釋其他成因,並逐一指出其與童年回憶的關係(理應無關),便可闖關開始比較。 在評論比較環節,考生須就之前論證的成因,提出原則,與童年回憶分別比較,例如基於普遍性原則,群眾效應比童年回憶更重要,因為大多港人未必在童年有「玩鴨」經驗,但仍然會湊熱鬧親身到場親親膠鴨。若最終經過衡量,童年回憶比其他成因都為次要,那考生便可總結答案為「很小程度」,若情況相反(應不太有說服力),答案便可為「很大程度」。

這類題型在DSE出過兩次,但都在「情人節送花」那題出現,之後便消聲匿跡,今次考評局再度出手,各未來考生往後又多類題型操練了。 其後的題目,於用字上也是非常凶險,考生若不花時間好好詮釋,大有可能離題收場。所謂「重要」,也就是「集體回憶」在多大程度上為「社會凝聚力」帶來正面影響(重要)。按此思路,正方論點就很容易構想,只要舉例說明再概念化(張國榮等巨星>促進社群溝通、皇后碼頭等建築>提升社群一致性、住公屋等經歷>提升社群歸屬感),最後扣扣凝聚力,就輕鬆解決,在此不贅。但反方的論點則較難拿捏;若要反對辯題,則須指出集體回憶對社會凝聚力並不重要,也就是指出兩者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例如集體回憶存在之下社會凝聚力仍然低落(回歸移民潮),又或集體回憶不存在之下社會凝聚力仍然可以高企(八十後社運青年)。同學若能就兩種思路各舉例作答,則可滿足題目的反方評論要求。

最後,就要打大佬:講到口臭的反駁衡量環節。此題的反駁技巧與一般情況無異(引論,指出謬誤,論證,扣題),再次不贅。值得一提的,是在衡量重要性上,須把凝聚社會的原則抽取並比較(如歸屬感vs政治因素、社群溝通vs本土意識),為他們對社會凝聚力的影響力排優先次序,再依據優先最高者決定立場。若要達到這層次,考生必須對社會凝聚力有很深入理解,也就不怪得大多考生都不太願選擇這一題了。考評局這次卷二出題,最大的問題不在問題本身,而是題目之間的難度差異太大,考生根本毋須思考,便會否定以上兩題,欲知原因為何,請比對上文與下文的分析。

Q3

第三題:讓政府無奈的光污染

今年考評局在擬定卷二題目時,可能是吸收過往兩屆經驗,對考生可算「照顧周到」,所提供的資料簡直同卷一沒多大分別,一個字:多!生怕考生挖空心思,也寫不到甚麼相關具體的內容,期望資料能為他們提供多少少提示。

相比前面兩題,此題看似顯淺直接,爭議性亦相對較低。據現場觀察,亦的確成為不少考生選做的題目。題a要求考生評估夜間燈光對香港人生活素質的影響,考生必要做的,當然是滿足通識科一向強調學生要有多角度及全面的思維能力,即是要論證在不同層面,如經濟、社會、環境生態等,夜間燈光所帶來的正負面影響。

若要從這一題分出考生高低,關鍵在於題b。這一分題要求考生「解釋政府在處理香港光害問題時可能會遇到的困難」。考生評論立法管制燈光的可行性、因管制範圍而引起不同持份者的衝突,固然可取。但「處理」一詞牽涉範圍很廣,除了立法,政策前期的諮詢工作、成立專責小組研究政策方向亦屬於處理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亦應討論。所以,都考起考生對政府制定政策過程的具體認知。

若仔細閱讀題目,我們不難發現題目把政府放置在一個看似「左右做人難」的位置。但其實,政府又是否如此「無辜」?例如,當委任社會賢達進入那些廣納各界意見的專責小組時,如何算是平衡?還是假扮平衡?是政府為自己製造困難,還是困難本已存在?這些則更應是考生們應思考的方向。

Advertisement